雷火官网-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四川成人高考網歡迎您!

主站

成考歷史《漢代儒學》高考通關題組!

2019-1-20  來源:本站 點擊:

       一、董仲舒認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睂@一言論理解最準確的是( )。
  
  A.在孟子人性論的基礎上創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論的基礎上創立“君權神授”思想
  
  C.與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主張如出一轍
  
  D.排斥其他學說,樹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董仲舒對先秦儒家思想的改造。由“天生民性,有善質”可知,董仲舒繼承了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反映的是“君權神授”思想。故B項符合題意。
  
  二、西漢公孫弘擬定的太學章程中寫道:“擇民年十八已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太學生)。郡國縣官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這表明太學生( )。
  
  A.悉出于名門望族
  
  B.來源于地方學校考試合格者
  
  C.完成學業即可為官
  
  D.入學資格有德行等方面的要求
  
  【答案】D
  
  【解析】A、B、C三項在材料中均未體現。據“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可知,太學生必須符合德行等方面的要求,故D項正確。
  
  三、《春秋繁露》曰:“大富則驕,大貧則憂……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痹诖?董仲舒提出的治國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國益民
  
  B.強制去富以抑其驕
  
  C.竭力濟貧以撫其憂
  
  D.劫富濟貧以均貧富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董仲舒的思想。通過材料可知,董仲舒認為“大富”“大貧”都不利于社會穩定,因此要“調均”,以實現“上下相安”,故選A項。
  
  四、《后漢書》記載,漢明帝曾親自到太學講學,和儒生們一起研討儒學經典。下列著作最有可能列入他們研討范圍的是( )。
  
  A.《墨經》
  
  B.《春秋》
  
  C.《法經》
  
  D.《四書章句集注》
  
  【答案】B
  
  【解析】漢武帝設立《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博士,教育為儒學所壟斷,《春秋》為儒家經典,故B項正確?!赌洝窞槟医浀?故A項錯誤;《法經》為法家經典,故C項錯誤;《四書章句集注》是南宋朱熹編訂的,與題干“漢代”不符,故D項錯誤。
  
  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
  
  ---班固《漢書·藝文志》
  
  材料二:秦昭王問孫卿子曰:“儒無益于人之國?孫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則勢在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愨(誠實,謹慎),必為順下矣。雖窮困凍喂,必不以邪道為貪;無置錐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義.......”
  
  ---《荀子·儒效篇》
  
  材料三:夫儒者于平生之遇,率目為適然,獨孜孜不怠,以學自怡,竟老而不倦。不知者或又言其不得于今,欲借文學道藝,立功名于后世,何見之歸于淺也……余嘗謂學之患二:曰私,曰蔽。世之欣于祿位,從乎鄙心生者,不必掛語。若所謂事業顯當世,及文學道藝垂千古,慕而企之,從乎私已之心生者也。儒者之學,將以解蔽而已矣。
  
  ---戴震(1724-1777)《沈處士戴笠圖題詠序》
  
  1.根據材料一,概括班固關于儒家學派形成的主要觀點。
  
  【答案】可能和司徒官職有關;上承堯、舜、周文王、周武王;孔子集大成。
  
  2.根據材料二、三,比較荀子與戴震對于“儒者”的看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促使不同看法產生的社會因素。
  
  【答案】
  
  荀子的看法:儒者重禮義(品格修養);有助于君主統治(有利于教化百姓)。社會因素:諸侯爭霸需要人才。
  
  戴震的看法:儒者應該孜孜不倦地追求學問,不應該重視功名利祿。社會因素:理學僵化,崇尚空談(科舉制度僵化,成為謀取功名利祿的工具);清朝的思想文化專制政策。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儒者”價值取向變化的認識。
  
  【答案】受到當時社會政治經濟變動的影響;適應時代需要進行調整;傳承儒家自身價值觀念。

焦點新聞


成考招生院校更多>


成考英語復習更多>


成考文綜復習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