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29 來源:本站 點擊:
今天小編將高中地理課程中《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章節中知識點的考法整理歸納如下(考法能力拓展):
考法1:區域地理特征分析
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不同區域地理環境差異對人類活動影響的分析要從自然地理環境差異入手。因果關系如下圖所示:
1.地形特征描述內容:
(1)地形組成(主要地形類型)
(2)地形區分布、延伸方向
(3)地勢特點(起伏大小、傾斜方向)
(4)特殊地形地貌
(5)海岸線特征(長短、曲直)
2.氣候特征描述內容
(1)氣候類型和氣候分布
(2)氣溫特點(冬夏氣溫高低、氣溫季節變化、溫差大小)
(3)降水特點(降水總量、降水空間分布和季節變化、干濕狀況)
(4)光照狀況
(5)氣象災害
此外還有河湖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描述等。
考向1:區域地理特征分析
【例1】讀圖甲和圖乙,回答(1)、(2)題。
(1)兩圖所示地區的特征,正確的有( )
?、賰傻剞r業發展多取決于灌溉水源
②兩地多為粉砂性土壤
?、蹆傻厮亮魇Ф己車乐?br />
④兩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關于圖中兩地生產、生活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圖乙所示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谷子
②兩地都是我國重要的牧區
?、蹐D乙所示地區是精耕細作的水稻產區
④出現圖乙居住景觀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質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圖甲是我國新疆特有的坎兒井,它是一種地下水通過地下渠道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圖乙是黃土高原特有的窯洞。兩地多為粉砂性土壤,但只有黃土高原因夏季暴雨加上疏松的黃土土質,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不是我國重要的牧區,其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和谷子,而不是水稻。
【答案】(1)A(2)B
考法2:區域差異的比較方法
1.依據區域的整體性特點,執因索果層層推理自然環境差異:位置→氣候(結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2.按照“遵地之規、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分析自然環境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從產業活動(農業、工業等)、交通運輸、城市化水平、人口狀況等方面比較人類活動差異。
區域差異的綜合分析如下圖所示:
4.分析和比較不同區域的特征,明確各區域之間的差異,可遵循以下三種方法:
(1)定性的方法:指對區域內的地理事象進行定性的描述和說明,包括文字敘述圖像展示和列表歸納等。該方法主要反映區域內地理事象的概況和基本特點等。例如:區域的位置、范圍、形狀,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點等。
(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借助于數學手段對地理事象進行量化研究。定量分析的實質是按照一定的目標和要求,對地理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明確地理事象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可以對區域內氣溫、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進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與氣溫、降水量等要素之間的關系,并預測河流流量的變化情況。
(3)綜合的方法:指對研究對象所涉及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例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慮發電、供水、防洪、航運等效益和該工程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也要考慮其地質基礎、淹沒范圍以及對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等生態環境的影響,甚至要考慮國防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考向2:區域差異的比較方法
【例2】(2017·重慶診斷)依據國家區域發展新棋局,我國將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據此讀長三角和川渝地區示意圖(下圖),回答(1)-(3)題。
(1)與長三角地區相比,川渝地區發展的地理優勢是( )。
?、偎懡煌ū憷?br />
②礦產、水力等資源豐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術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為推動長江流域的綜合開發,兩區域在生態安全方面可以開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設 B.西電東送 C.勞務輸出 D.水土保持
(3)在長江三角洲產業分工協作方面,上海應重點發展( )。
A.國際金融、文化創意、對外貿易
B.機械制造、服裝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業、現代農業、旅游業
D.高端裝備制造、臨空經濟、現代物流業
【解析】(1)與長三角地區相比,川渝地區礦產、水能豐富,土地、勞動力豐富且價格低。(2)中上游地區作為長江流域的生態屏障,應加強水土保持;同時河流含沙量降低會減輕下游河道淤積,利于下游通航與防災。(3)上海作為長三角的核心城市,應大力發展國際金融、文化創意、對外貿易等高端服務業,即第三產業,制造業應向外轉移。
【答案】(1)C(2)D(3)A
考法3:區城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分析方法分析
區域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需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進行。
1.橫向即是區域間不同的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的影響,主要是從靜態的角度進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兩地區,不同的地理環境使它們具有不同的發展水平和發展方向。思維模式如下圖:
2.縱向即在一個區域內,沿著歷史發展的進程,看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的關系,主要是從動態的角度進行分析。思維模式如下圖所示:
考向3:區域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分析方法
【例3】讀區域產業結構演進與自然資源支撐模式圖(下圖),回答(1)、(2)題。
(1)影響產業結構由M階段向N階段演進的主導因素是( )。
A.交通 B.政策 C.人才 D.市場
(2)隨著產業結構的演進( )。
A.紡織、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部門消失
B.工業部門的種類日趨多元化
C.資源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逐漸降低
D.工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不斷攀升
【解析】(1)圖中M是高精加工工業、N是知識密集產業,而知識密集產業的關鍵要素是人才。(2)隨著產業結構的演進,會不斷出現新型的工業類型,同時原有的工業類型依然會存在,只是在產業中的比重會有所降低,則工業部門的種類日趨多元化圖中顯示不同的經濟時代都倚重資源條件,只是資源類型有所差異。到后工業經濟時代,第三產業的比重較大,工業產值占GDP比重會有所降低。
【答案】(1)C(2)B
今天小編就講到這里,希望本小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中的高考考法和能力拓展知識點能幫助你!
2019-1-24
2018-12-18
2018-12-12
2018-11-17
2018-11-17